Powered by 买三七官网 7.0 © 2002-2017 本网站信息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处理!

三七,又名田七,因枝分三叉,叶为七片,故称为三七。三七在春冬两季采挖,又分为"春七"和"冬七"。主要产于文山州,是云南著名的药材。
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宿草根人参属植物,生用有止血强心,散瘀生新、消肿定痛的显著功能,熟用有活血、补血、强壮补虚的效益。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誉之为“金不换”。清朝前期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北参南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蜚声中外的"云南白药"就是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三七的根、茎、花、叶均可入药,通常所讲的三七,是指三七植物的干燥根,一般经切片,碾成粉后服用。市场上既有三七头,又有方便服用的生、熟三七粉、三七片、三七丹参茶、三七鸡精、三七花等。服用三七,如能与肉、鸡煲汤,其效倍增。“三七汽锅鸡“就是脍炙人口的云南传统名菜,食后有养气补虚之功,不仅在省内妇孺皆知,还流传到全国各地和海外。
随着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三七的认识逐步加深,发现人参最主要的有效成分和补养物质是四环三萜皂甙,而三七的含量比人参的还更高,三七所含黄酮类化合物,有调节血压,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脏耗氧量,减轻心肌工作负担的作用。经过临床验证,证明三七在改善由冠心病引起的胸闷、心绞痛中有满意的疗效,对降低肥固醇及血脂的功能也很显著。日本医学界还认为,三七还具有抑制癌症的作用。
三七及其制品,是云南的传统出口商品,现在不仅在东南亚畅销,并且还进入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际市场。
二:三七的得名
第一种传说:在祖国西南边陲文山壮族苗族自改善州的深山密林中,生长着一种“春苗如翠,秋实似火”的神草。关于这种神草,千百看来一直传诵着许许多多神奇的故事:猎手不慎坠崖骨折,他们将一种野草嚼烂敷于出血处,伤口就如漆粘物一样被封住了,出血停止,猎人居然能拄着猎枪步行回家;石匠砸伤脚掌,疼痛难忍,将神草捶烂包扎于伤处,马上止血止痛;产妇血崩,生命垂危,一把神草就将其从死神手中夺回。这种神草苗族的祖先将其叫作“山漆”,其神奇的功效在民间代代相传,因“山漆”与“三七”谐音,在流传中便被记作“三七”。
第二种传说:古时候,一个叫张二的青年,患了一种疾病,口鼻出血不止,虽经多方医改善仍无效果。一天,一位姓田的医生路过,他取出一种草药的根,研磨成粉给张二吞下,不大功夫,血竟然止住了。张二一家非常感激,并要求医生留下这种神奇草药的种子。
三:三七的历史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中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三七起源于2500万年前第三纪古亚热带山区,由于其对生长的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现仅存于中国西南山区。云南省文山州为原产地和主产地。据有关文献记载,三七使用历史近600年,栽培历史近500年。三七因其自古以来就被公认为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而被誉为“金不换”、“南国神草”。
四:三七与人体健康
血液系统作用:用三七对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及慢性胃炎等消化道出血,改善愈率在92.0%以上。三七对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及肺脓肿合并咯血,止血者达80%以上。
心血管系统作用:三七片对冠心病患,总有效率达97%。三七对脑血管病疗效较好,表现为头晕、头痛、共济失调、语言障碍等症状有明显改善。
神经系统作用:用三七对脑震荡疗效显著。三七地上部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表现为镇静、安定与改善睡眠等功用;三七地下部能兴奋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和体力,表现出抗疲劳性;三七部均有利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并具明显镇痛作用。
抗炎症作用:三七对开放性骨折,消肿止痛效果甚佳。三七对血瘀型慢型肝炎病疗效显著。三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免疫系统作用:三七皂苷在体外对人体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促进作用。三七皂苷Rb1能使培养的肿瘤细胞92%受到抑制,三七皂苷Rd的抑制率则为79%;三七皂苷Rh1对培养的肝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三七皂苷Rh2能诱导癌细胞逆转成非癌细胞。
抗氧化,延缓抗衰老作用:三七能明显提高大鼠脑组织及血液中的SOD的活性,显著降低脑组织和血液中Lpo的含量,具有抗衰老作用。三七对子宫脱垂、输卵管阻塞疗效良好。
物质代谢作用:三七具有双向平衡调节血糖的作用。三七可明显降低三酸甘油酯含量。
五:百科全书中的三七
产地和性状:三七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的林下湿生型植物。野生者现已少见,商品皆为栽培品,主要栽培区为中国广西百色和云南文山。在四川、贵州、湖北、 江西等地都有栽培。种植三年以上即可采收,秋季开花前挖取者称春七,品质较佳。三七入药部分为主根,剪下的根茎(称剪口)、支根(称筋条)、须根(称绒根)皆供药用。主根呈圆锥形或短圆柱形,长1~6厘米,直径1~4 厘米。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断痕,顶端有根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 质坚实而重,断面灰绿、黄绿或灰白色,皮部有细小的 棕色树脂道斑点,中心微显放射状纹理。根茎呈不规则且皱缩的块状或条状,表面有数个明显的星痕及环纹,断面中心灰白色,边缘灰色。支根呈圆柱形,长2~6厘米, 上端直径0.8厘米左右,下端直径0.3厘米左右。须根细瘦呈须状。
性味和功能:本品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肝、胃 等经。功能止血散瘀,消肿定痛。主改善吐血、咳血、衄 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各种血证,对兼有瘀滞者尤为适宜。
成分和药理:三七根含总皂甙约12%,主要为人参皂甙Rb1、Rg1、Rg2,并含少量Ra、Rb2、Rd、Re, 总皂甙水解后主要得人参三醇,其次为人参二醇。另含三七皂甙D1、C3、D2、E2以及三七黄酮B、槲皮素、 β-谷甾醇-D-葡萄糖甙、β-谷甾醇、挥发油等。 还可分离出止血活性单体。药理实验证明,三七有扩张冠脉、 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抗急性心肌缺血、降压、 抗炎、 抗凝、抑制血小板功能和促进纤溶等作用。
应用和禁忌:单味应用,以三七研末调服即可。配合其他药物同用,则更能增强止血之力。改善吐血、咳血常与白芨、藕节同用;衄血可配山栀、血余炭;尿血配小蓟炭、白茅根;便血配地榆炭、槐花炭;崩漏配当归,阿胶、棕榈炭等;亦可与花蕊石、血余炭配伍,用 于上述各种出血。跌打外伤出血,可用三七粉掺敷伤口,兼有内伤,则宜同时配合乳香、没药、血竭等内服。对 气滞血瘀所致的其他各种疼痛,如胸痛,胁肋刺痛,痛 经,产后瘀血腹痛等,于药剂中加用三七,散瘀止痛之效最显。改善痈疮肿痛,则既可内服,又可磨汁或以粉剂外敷。用于血虚体弱,则以三七与母鸡煮食;也可用熟三七粉肉汤冲服。用三七提取物制成片剂三七冠心宁, 内服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还可用三七注射液改善血瘀型 慢性肝炎、高脂血症、上消化道出血。用10%三七液作直流电离子导入法改善眼前房出血等。
三七,名为药材,很多人只知道三七为一种名贵药材;除了当地的人民,即文山州老百姓,极少有人知道三七还能食用,并且,三七花还可以泡茶喝!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可以拿三七根和肉类炖了吃,我们还可以使用三七花泡开水当茶喝;关于老百姓日常生活吃三七的各种方法,均源于老百姓多年的经验积累!
在文山州各县,人们每天吃三七、时常吃三七,已经形成一种习惯,吃三七,就像吃一桌好点的饭菜,不仅可口,更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因此,吃三七、喝三七茶,在三七源产地的老百姓看来,已是家常便饭!如果您只知道三七只能用药,而不知其可当日常食用补品,那么,通过本站的学习,应当能突破此思想局限;
六:三七的日常食用
1、三七的根、茎、花、叶匀可入药,把干燥的三七根切片、碾成粉后服用,如能与肉、鸡煲汤,其效倍增。“三七汽锅鸡”就是云南传统名菜,食后有养气补虚之功。
2、三七具有“生打熟补”的功效。即:服生三七,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能改善跌打劳伤;服熟三七(用鸡油炸黄食用),能补血强身。
3、改善心绞痛、冠心病。每次服三七粉0.45克,日服3次,重症加倍。
4、降低高血脂、高血压,平衡血糖。日服三七粉1.8克,分3次饭前服,经常服用对降低血脂、血压有良好效果;对血糖还具有双向平衡作用。
5、改善咯血。每次服用三七粉0.8克,日服2~3次,对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及肺脓肿等引起的咯血有止血、镇咳、祛痰及镇痛作用。
6、改善肠胃炎症。用三七研细末,每次1克,开水送服,长期服用有较好效果。
7、温开水送服生三七粉:三七粗根与芦头研粉,每日服3次,每次1克(预防心脑血管病),或3~6克(改善心脑血管病)。
8、调制保健饮料:每天用三七粉3~5克,蜂蜜适量,冲入开水400~500毫升,任意饮用。本饮剂可预防心脑血管病、消化道炎症。调节血压,降低血脂,消除口腔及消化道炎症。
9、改善血症和跌打损伤:三七芦头70克,粗根30克,共研粉,口服冶血症,如吐血,外伤出血,产后血晕。白酒调敷跌打肿痛处,消肿止痛。加糖包敷骨折处,促愈合。
10、药膳:三七汽锅鸡:2~3斤重的子母鸡1只,宰后洗净去内脏,在腹腔内填入三七根约10~20克,用汽锅蒸1小时以上,佐膳。三七肉汤:鸡汤或排骨汤,每斤汤量加入三七粉2~3克共煮,饭前饮用。
11、其民间传统使用方法还有:
①三七根:生打熟补,可磨粉,可煮汤,加入猪肉排骨中、鸡肉中煮食便可。
②三七粉:日服二次,早晚各一次,每次2—3克,亦可与蜂蜜调服更佳。服用方法:每次生三七粉1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1个月为1个疗程,可改善高血脂、冠心病。
③三七花:鲜三七花可用于烹肉,干三七花用开水泡茶,量因水而定,先用少许开水泡3~5秒倒掉,然后开水泡之便可饮用。
上一篇: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的叶
下一篇: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宿草根人参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