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三七种植 >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如何预防改善三七种植病害与三七田间

发布时间:2015-06-19 10:33:14  发布者:  来源:
三七园的生态结构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而在不断的变化,过去的一些毁灭性灾害,现在已经绝迹或很少发生;新出现的一些生物灾害,现已成为生产上的主要障碍。我们感谢专家们对文山三七产业的关注,诚请专家们一如既往,对我们予以指教。

一、为害三七的主要病害
 

三七别名田七,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以根入药,有散瘀活血、消肿定痛、止血的功效。在中药材生产中的地位仅次于人参。三七苗期病害有炭疽病、立枯病,以炭疽病发生更为普遍;成株根部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疫病及一种茎线虫病;地上部病害有锈病、黑斑病、炭疽病、疫病、白粉病及斑点病等;生理性病害有荫棚透光度过大引起的干叶、灼斑。
 

三七立枯病
 

立枯病是三七苗期的重要病害,严重时种苗成片死亡。
 

种子、种芽发病变黑褐色腐烂,幼苗被害后,在假茎(叶柄)基部出现水渍状黄褐色条斑,随着病情发展变暗褐色,后病部缢缩,幼苗折倒死亡。
 

病原物为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无孢目。
 

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土壤病残体上越冬。菌丝直接侵入,在病部产生菌丝后扩展为害邻近植株。立枯丝核菌为低温菌,一般在18℃左右发生严重。三七种子播种期在11月至次年1月,低温下幼苗出土缓慢,易引起感染。育苗选地不当、土质粘重、土壤未经消毒、播种过密以及保温保湿草盖得过厚,幼苗生长瘦弱,容易发病。

三七炭疽病
 

炭疽病在云南、广西等产区发生很普遍,三七地上部分全年均能发病,造成损失严重。
 

为害叶、叶柄、茎、花及果实等部位。幼苗发病,在假茎(叶柄)的基部出现梭形红褐色斑或长条形环绕凹陷缢缩斑,引起幼苗折断倒伏。顶部若发生坏死斑造成幼苗顶枯。叶片发病病斑灰绿色,有同心轮纹,后变褐色,上生粉红色或黑色孢子堆,后期破裂穿孔。茎和叶柄发病,产生梭形黄褐色溃疡斑,致使叶柄盘曲以及茎扭折,七农俗称“扭下盘”,发生在花梗和花盘上的则称“扭上盘”,造成干花干籽。茎基部发生的病斑除引起成株倒伏,并诱发羊肠头(根茎芽)腐烂。果实被害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浅黄色凹陷斑,果皮腐烂。
 

病原物主要为胶孢炭疽菌,其次是黑线炭疽菌,均属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
 

病菌以分生孢子粘附在红籽(即三七果实,内含种子1~2粒)表面,或以菌丝潜存于软果皮层组织内,为初次侵染的来源并引起远距离传播。带菌羊肠头或残桩株叶也可作为侵染来源。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淋溅、昆虫等近距离传播,可不断引起再侵染。
 

病害的发生及流行与气象因素和荫棚透光度关系密切。病部湿润有水滴或水膜是孢子的生成、传播以及萌发侵入的重要条件,因此该病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的6~7月,尤其是连续降雨或久雨不晴容易造成病害的大发生。雨后天气闷热、不及时打开园门排湿以及天棚过稀、透光度过大,均可导致病害严重发生。
 

三七根腐病
 

根腐病是三七的重要病害,云南、广东、广西等产区一般发病率为5%~20%,严重时高达60%~70%。生长年限越长,发病越突出,严重影响生产。
 

根腐病又名鸡屎烂,为害根部,受害根部黑褐色逐渐呈灰白色软腐浆状汁,有腥臭味。多发生在6、7、8月雨季,种植年限越长,发病越严重,病株常由侧根先烂,延及主根,或在根状茎头及茎基部出现黄褐色病斑,不断扩大蔓延,致使全部腐烂,病株出现叶色不正常,继而地上部萎蔫,下垂直至全株枯死。剖开病根可见沿维管束组织变黄褐色。后期病根全部呈黑褐色或灰白色稀泥浆状,七农俗称"鸡屎烂"。
 

病原物以腐皮镰孢霉根生专化型为主,其次有尖镰孢、串珠镰孢中间变种。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在土壤、病残体上越冬。通过菌土转移(灌溉流水和土壤耕作等)或带病种苗传播;病残体堆制未腐熟的肥料也能传病。病菌通过根部伤口或从根茎(羊肠头)自然裂口侵入。冷害、机械伤、时干时湿和栽苗时伤根以及地下害虫和线虫为害造成的伤口是病菌侵入的最好途径。如云南产区一种茎线虫(Ditylenchus sp.)为害根部,加重三七根腐病的发生。轮作年限短、土壤粘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耕作粗放及整地不平等因素对三七根茎发育不利,根腐病发生都较重。排水不良、耕作粗放及整地不平等因素对三七根茎发育不利,根腐病发生都较重。该病在3月出苗期就有发生,6~9月高温多雨时发病最重,10~12月低温少雨发病率明显下降。

 

三七黑斑病
 

黑斑病在广西、云南产区普遍发生,一般发病率为20%~35%,严重时达90%,是造成三七减产、种子干瘪主因之一。

三七的茎、叶、叶柄、花轴、果实、果柄、根、根茎及芽部等部位均受害,尤以茎、叶、花轴等幼嫩组织受害最重。茎、叶柄及花轴受害,初为椭圆形凹陷褐色斑,上下或不规则形水渍状褐色斑,潮湿时病斑扩展很快。后期病斑破裂,叶片脱落。果实和种子被害也生褐色斑,果皮干缩,种子变米黄色至锈褐色。为害根芽部(羊肠头)产生褐色腐烂斑,向下扩展形成根腐,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病原物为人参镰格孢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
 

病害的初侵染源主要是病残株和带菌种子。种子和种苗(子条)带菌是造成苗圃和新辟三七园发病的原因。当环境条件适宜时(气温15℃以上,相对湿度80%左右)分生孢子即可萌发侵染为害,引起再侵染。分生孢子靠风雨、浇水飞溅等方式传播。一般3月出苗期就可在茎部出现病斑,4~5月天旱少雨发病少。6~9月雨季气温与湿度增高,病害蔓延迅速,叶片、叶柄、花轴等部位相继发病,10~12月低温干燥病情也相应下降。二年生以上三七发生根腐,由于上年茎叶受害枯死而后侵染根茎及根所造成。
 

三七锈病
 

锈病在广西、云南三七主产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发病率一般为20%左右。
 

三七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花梗和果实等部位也可受害。初在叶背产生针头大小、水青色至黄白色的疱斑,扩大后呈近圆形或放射状排列,边缘不整齐,破裂后露出锈黄色花朵状的夏孢子堆,外围有褪绿晕圈。疱斑也可发生于叶面。后期病斑多痂化或穿孔。严重发生时病叶卷曲不能展开,或叶片黄变脱落光秆。花果受害萎黄干枯。后期在叶背均匀散生桔黄色的冬孢子堆,锈粉不脱落也不散开。
 

病原物为人参夏孢锈菌,属担子菌亚门,锈菌目。
 

病菌在病残枝叶和根茎芽(羊肠头)上潜存越冬。带菌种苗也是病害的侵染来源。次年早春2~3月,病菌侵染新抽生叶的叶背,导致叶片卷缩,变黄,枯萎脱落。产生的夏孢子通过风雨传播,成为株间再次侵染的菌源,4月后陆续出现夏孢子堆,扩展至叶面,7~8月锈病为害加剧,孢子堆亦大,造成第二次落叶高峰。11月以后在叶背产生冬孢子堆。气温在18~22℃左右、雨水多、相对湿度高或叶面有凝结露滴时,最适于发病。天棚盖得过密,棚内光线弱,空气不流通受害也重。在浙江锈病发生也有二次高峰,分别在5~6月、9~10月。

 

三七白粉病
 

白粉病是广西、云南三七产区常见的病害之一。
 

主要为害叶片,其次叶柄、花盘及果实等。叶片受害,主要在叶背上产生灰白色近圆形的粉霉斑,继而霉斑迅速扩大连接成片,严重时粉斑变黄白色,叶片干枯脱落。花盘、果实受害时开花不结籽,影响种子饱满度。
 

病原为粉孢霉,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目。
 

病菌的菌丝体在根茎羊肠头上越冬,因此幼苗出土即开始发病。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引起再侵染。一般日平均气温在20~28℃,相对湿度49%以下的高温干燥及大风天气发病蔓延最快,为害最重。
 

三七疫病
 

发病初期叶或叶柄上出现暗绿色不规则形病斑,似开水烫过,随后变褐软腐、凋萎下垂甚至粘附在茎秆上。根茎部受害产生黄褐色腐烂。
 

病原为恶疫霉(Phytophthora cactorum)属鞭毛菌亚门,霜霉目。
 

三七疫病常在多雨季节发生,三七园荫棚过密、湿度过大易发生为害,干旱少雨天气转凉后发病轻。

为害三七的主要虫害有桃蚜,红蜘蛛、软蚧、粉蚧、小地老虎、卷叶虫、蟋蟀、蛴螬以及蛞蝓、老鼠等。

 

二、三七病害的综合防改善及天诺系列产品在三七上的合理使用
 

1.选地及土壤消毒:选择团粒结构良好、疏松的红壤或棕红壤,在播种前2~3个月,施足基肥,多次耕犁,最后一次翻耕时,进行土壤消毒,消毒方法:每亩用天诺线净颗粒剂3~4千克(线虫、地老虎、蛴螬、蟋蟀为害较重的地块)或1.5%菌线威2~3千克,(对根腐病、立枯病、炭疽病、疫病、黑斑病都有很好的防改善效果)均匀撒在畦面上,耕入畦内6~10厘米的土层中。亦可将农药拌入过筛的腐熟有机肥施入播种或移栽沟或穴内。
 

2.种子或子条消毒:种子播种前,去果皮,并用天诺苗菌杀300~500倍、或金消康(杀菌王)2000倍或0.2~0.3度波美度石硫合剂,消毒10分钟。子条消毒方法同种子(根腐病、炭疽病、疫病、立枯病)。
 

3.加强栽培管理:三七为林下植物,要求日照不强的阴凉环境,栽培三七要求搭好荫棚。透光度过大,植株矮小,叶片较黄,红蜘蛛和炭疽病发生严重;光照较弱,植株纤弱,根部发育不良,开花迟,结果少,幼苗三七园透光度以17%~25%为宜,2~4年宜透光度为20%~30%。通过调节棚盖稀密(掌握前稀、中密、后稀的原则)和园门的开关,以利三七生长发育和降低温湿度,增强抗病性。
 

合理施肥注意排水灌溉,做好越冬防寒工作是三七丰产的重要措施。天诺喷冲宝、天诺颗粒丰对加强各类作物对营养的吸收,促进生长,提高抗逆性、改善品质起着重要作用,是无公害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三七生长期每年喷洒3~4次,能大大提高三七抗病虫,抗干旱和防寒能力,有利于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4.适期喷药,控制病虫为害:三七出苗后及生长期,应经常进行田间观察,发现病虫害,应及时进行防改善:
 

(1)地老虎、蛴螬、蟋蟀等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块,亩可用天诺线净3~5千克或天诺地正丹3~4千克穴施或沟施灌根防改善;
 

(2)蚜虫、红蜘蛛、卷叶虫等为害叶片严重的地块,用天诺炔螨特1000~1500倍或菌杀敌生物农药400~600倍喷洒面叶;
 

(3)根腐病、立枯病、疫病等根部病害发生后应及时拔除病株,并进行灌根处理消毒,药剂可用苗菌杀300~500倍或1.5%菌线威3500倍灌根处理;
 

(4)发现炭疽病、锈病、白粉病、疫病等叶部病害,应及时喷洒苗菌杀300~500倍(炭疽病、疫病、黑斑病)或粉锈宁2000倍(锈病、白粉病);
 

(5)在出苗期和雨后,可喷洒30%中诺新型悬浮剂350~500倍或75%甲基托布津1000倍,能控制多种病害的发生。

上一篇:三七文化的探索

下一篇:三七根止血之神药也